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喜报!日语学院学子再获佳绩

作者:融媒中心 张慧慧审核:admin来源:日本语言与文化学院点击数:10更新时间:2022-11-24

近日,我校日本语言与文化学院日语专业19级学生陈晓函在日本语言与文化学院专职教师曾玉婷老师的指导下,斩获第三十四届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日译汉优秀奖。



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于1989年创办,是中国翻译界组织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翻译大赛,并受到全国乃至海外青年翻译爱好者的欢迎和认可。

2022年第三十四届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由中国翻译协会、中国翻译研究院与天津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支持,《中国翻译》杂志社、天津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共同承办。

大赛设立汉语与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日语、朝鲜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10个语种的双向互译,共计20个比赛项目,其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为本届大赛新增语种。共收到有效参赛译文32999份。经过严格的评审和终审讨论,共评出获奖者982名。一等奖15名;二等奖57名;三等奖101名;优秀奖809名。

其中日译汉一等奖1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92名;

本次我们有幸采访到了日译汉优秀奖获得者陈晓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获奖之路吧!


19级学生陈晓函


经由同是学习小语种的亲戚介绍,她了解到了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由于比赛本身所具有的难度过高,需要参赛者具备一定的能力,开始的她并不打算参加这次比赛,不过在好友的多次劝说和自己几番斟酌之后,最终下定决心参加。

尝试的勇气和坚持的恒心

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历来抽取的获奖文章都是篇幅长,质量高,有内涵,有深度,需要获奖者有足够的耐心去完成。在进行翻译时,由于对原文中很多背景知识的不熟悉,需要她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上网查找、核对、修改并确认。如此反复,到最终稿为止共改了7稿,历时近3个月。她表示在这7稿中,前三稿主要是保证文章的语法、内容的翻译正确。后四篇则注重于文章的用词修改,为此她经常和指导老师曾玉婷讨论很久。

 “一旦决定了要做,就一定要全力以赴做到最好,不留遗憾。”这是参加“人民中国”杯时,曾玉婷老师激励她的话。她表示曾老师的这句话对她的影响很大,在这次比赛的过程中,她也极力做到最好,发挥出最优实力,不去浪费自己曾经付出过的时间和精力。

困难与突破

比赛中遇到困难是无法避免的,尝试过许多次翻译的陈晓函也不例外。她认为在整个文章翻译过程中,题目的翻译是最难的,因为题目是文章中心思想的凝练,好的题目更是能一下抓住读者的眼球。日文和中文虽然都存在汉字,但两种语言却大不相同。为了能够完美将题目的中文意思呈现出来,她也多次向曾玉婷老师请教、讨论,结合在网络上的查阅,将题目一遍又一遍的优化完善,最终达到了自己满意的效果。

获奖同学陈晓函对日语学习者的建议

Q:有没有什么学习经验和学习技巧想分享给大家的?

A我是从大二下就开始自己在练习翻译了,一周3-4篇吧。一开始是想多看点文章,锻炼一下阅读能力,找的是微信公众号“人民网日文版”的文章。但是我那时候词汇量很有限,一篇下来基本一半以上的词都不认识。查单词吧,查了后面,忘了前面在讲什么。没办法只能拿电脑记录下来,慢慢的就养成习惯了。之后又去找了天声人语和nhk新闻,先自己简单翻译一下,然后对照看看平台给的参考译文,积累一些新鲜的词汇和自己不太了解的翻译方法。我觉得翻译它就是需要大量的练习和积累的。因为它锻炼的不仅仅是你日语好不好,还有你的语文水平过不过关的问题。一天花个30分钟或者1个小时去练习一下,久而久之就会积累很多东西。语言学习就是这样,多学多练多积累

辛勤耕耘,终有收获!在此真诚祝贺陈晓函同学在第三十四届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中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